从苏州车站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可以抵达周庄。现在进入周庄古镇需要收费,一百块钱一个人。苏州车站就有售票,在这里买票的话从苏州到周庄的二十块钱长途汽车费用就包含在门票里,还是比较划算。虽然网上流传有各种逃票方法,但作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还是在车站直接买了门票。
27号中午的时候到了周庄车站,联系上小桥人家,她们直接派了一个摩托过来接。沿途经过不少周庄人现在居住的地方(所谓的新镇),和一个典型的小城镇没有什么区别,除了酒店旅馆的数目多了一点。到达小桥人家客栈,可以洗澡、可以上网、价格也不贵,感觉很满意。稍事停顿,将一切收拾妥当之后,带上地图只身前往古镇……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200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周庄:百度百科
现在的周庄古镇,主要是由沿着南北走向的南北市河、东西走向的后港河与中市河这三河两岸的明清民居、石拱桥构筑起来的。有名的大户人家故居有沈厅和张厅;三河上的小桥包括南北市河上的全功桥、双桥、富安桥和隆兴桥,后港河上的福洪桥、青龙桥和太平桥,中市河上的贞丰桥、普庆桥、蚬园桥和梯云桥。周庄的最南端,是宋代周迪功郎捐地修建的全福讲寺,寺庙南端直通广袤的南湖。
27号这天虽是周末,但由于大假调休,游人比寻常少了许多,得以有机会体验一下水乡古镇的寂静。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游荡在小河两岸,路旁低矮的明清古民居里是各式的纪念品商店,还有一些当地的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店。
流水、小桥,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对当地人,则是生活的一部分、是通向世界的要道、是骨子里流淌着的精神气质的一部分。不过这些精神气质对现代年轻人而言除了偶尔作为旅途的风景,也剩不下多少吸引力了。在游船上划桨的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当地中年妇女,连在一酒家里面碰到的助兴卖唱的都不能称之为“歌女”,应该叫“歌奶奶”了。若干年后,船夫、歌女这些浪漫、引人遐想的角色很快从当地劳动力中消失,到时候会不会成立职业技术学校来教育新一代的年轻人怎么为游人划船、怎么给远方来的客人唱曲助兴?
闲逛了大半天,双桥附近的小吃店美味的豆腐脑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该补充粮草的时候了。古戏台外面的一家饭馆飘出的香味抓住了饥饿的胃,临河的木桌则吸引住了渴求放松的心。落定入座,秋夜的微风送来河水的凉意,周到的服务和美味的佳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万三蹄,俗称蹄髈,以猪后腿为原料,佐以红元酱油、茴香、姜片、黄酒、红糖等调料,加水放人铁锅或沙锅,昼夜文火煮焖即成。盛于浅口瓷碟,酱赤饱满,香气蒸腾,食之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相传沈万三“家有筵席,必有酥蹄”,故得名“万三蹄”。平常百姓家过年过节、逢喜设宴,亦以蹄髂为贵重礼仪菜肴,所谓“蹄子八样头”,是旧时人家规格最高的菜谱。]
回到小桥人家,倒头既入梦乡……
第二日一早,趁着古镇检票的工作人员还没上班,溜进尚未苏醒的水乡。古镇安静得甚至可以听见河道中潺潺的流水声,清新的日光透过树叶在石板路上印出稀疏的斑点,河畔是三三两两做淘洗的周庄人,以及支着画架写生的艺术家。这,是这个千年古镇在日复一日流逝着的时光中,最本真的一部分,是她自我存在的方式。
转身走进空旷的全福讲寺,寂静的庙宇里坐立着寂寞的神佛。投射到寺庙里明媚的日光,开始为纹丝不动的建筑注入活力;微风吹过晃动的垂柳,让人稍感生机的存在;远处南湖上星星点点的波光,也许正是来自众神的旨意。
周庄的现代史适合一个叫“陈逸飞”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周庄是在陈逸飞的“双桥”在1985年被美国石油大亨送给邓小平之后闻名于世的,陈也因此北称为“周庄的发现者”。逸飞将周庄介绍给了世界,周庄人民也把陈老先生当作自己的恩人,不仅在双桥边上立碑、著文,还在古镇开设了专门的陈逸飞纪念馆-逸飞之家,供后人瞻仰。
逸飞之家修建在双桥附近,从双桥东面继续往北,有一个很大的古戏台,台上的艺术家正在表演传统戏曲,台下观众虽然不多,但是演员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唱腔都毫不含糊。
另有几处值得介绍的人文风景就在双桥往西的那条后港两旁,包括背面的古镇壁照、周庄博物馆和南面的渔家生活馆和迷楼。周庄博物馆主要是介绍周庄的历史,发 掘出土的一些文物,和周庄相关的影视文艺作品和名人大家,另外也收藏了一些锁和钱币的发展历史,倒是比较有趣。渔家生活馆主要介绍江南人靠打鱼为生的风土 人情,而迷楼则是一个很小的酒楼,只不过当年南社发起人柳亚子和朋友经常来此喝酒赋诗,后编结出版诗集《迷楼集》,才得以著名。
小小的周庄,她呈现给世人的,绝不仅仅只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