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2008

我写故我在(5)

1. 上周末从香港回到北京,从周一开始用两天时间做了个简化的rsync实现,用来备份master上的transaction log; 然后用一天时间收集资料做ppt;再开了一天会;最后看了半天书、讨论了半天email - 一整星期就这样过去。

2. 下午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整理了一下杂乱的电脑桌面和硬盘上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些大部头的电影、音乐)数据都比较好整理,但是自己从网上搜集的各种技术、非技术的pdf,html,doc,ppt,txt,jpg比较麻烦:
  • 很多东西很难归到一个类别,合理规范目录结构的确定也比较困难.
  • 资料组织有两个维度:资料和什么相关、资料是什么类型;换句话说:资料是什么、怎么找到。资料的类型多样增加了整理的难度。比如我现在光是文字资料就分成Book,Paper和Article (doc + html + pdf + ppt) 三类分别整理存放,将这三类融合在一起的结果是无法让人接受的。这也许反映了人组织理解知识的方式,或者说现有知识的客观存在方式:这三类分别对应了google的book, scholar和web 三大search.
  • 对这些资料需要Browse和Search,单独的Tag/Dir或者Desktop Index并不能解决问题。当然终极理想是计算机能从中梳理、发现出知识,辅组增进人类大脑的处理利用信息的水平.
  • 这些资料不是静态的,一方面,文档可能会更新;另一方面,人有时候需要对文档做批注,做终结归纳.
  • 电脑上的数据只是一个source,真正需要的是电脑辅组人类整理、归纳、存储和利用知识
  • 360Doc的个人图书管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出发点,但前面的路还很长

3. 整理资料时发现大概三年前的一个当时觉得还不错的blog list(那时还没有delicious)。一个个重新尝试这些link,结果很有趣:
  • 绝大部分基于msn space的blog都可以顺利访问(虽然这三年中地址格式换过有几次了),blog主人也在持续更新文章.
  • 其它的blog有一小部分不能访问: 404 error.
  • 其它的可以访问的blog中,大部分没有更新.
  • 可以访问并且依旧更新的blog中,一些移到了其它大服务提供商,一些是有了自己的个人网站,只有一个是在原地址持续更新。
  • 可以看到,象blog这类的online service呈现两个极端:一端是寡头,现在大部分人都放弃了早期百花争艳的中小型bsp,转移到大公司的服务,比如google的blogspot,百度的hi;另一端是个人网站,不少人建了自己独立的网站,提供blog服务。中小型通用服务提供商在互联网时代日子不大好过,网络服务不容易粘住用户,切换成本太低。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成功,要么做大,要么做精。

4. 看到越来越多的cloud/scalabe infrastructure consultant startup出现,欣喜的同时也有些无奈: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是否做得成,并不取决于你有没有idea,有没有execution,而是看你自己和大环境两方面的时机 -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5. 国泰和国航是合作伙伴,里程可以互相累积,但是如果补登的话,一定要同时出示登机牌和电子客票。电子客票被公司的AA拿去报销了,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好几千公里的里程溜走……

6. 回顾过去一周的整体和每日计划,执行得还算不错。但是几个需要总结、写作的任务还需要再赶一赶。总结总结再总结、思考思考再思考,记得保持清醒的思路。

2 comments:

  1. 关于资料整理那段确实也是我遇到的难题,太多的资料如何有条理系统化的归档,这确实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我现在是大量使用Google Desktop Index,但是由于公司限制,只能使用一个很老的版本,索引还有问题,常常漏掉文件。此外就是类似于Total Commander这样的工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我快速搜索。虽说最开始的分类很重要,可是真正工作的时候很多资料是离散的,很难完全合理的分类。

    PS:我好像不小心把你的网站标记为含有令人反感的内容。。。blogspot的设计有点问题,容易误点击。不过想来应该不至于你的网站被标记为X站点吧。

    ReplyDelete
  2. 标为x也好,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