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的《南方人物周刊》主打李敖专访,有几段文字还是值得一读:
1. Q:你是怎么耐得住寂寞呢?
A:你如果耐得住寂寞,你就输了。根本没有寂寞这回事,你去耐寂寞就是和它纠缠,你就输了。
2. 政治人物多有赌徒性格:只要我在桌子上面,我就有赢的机会 - 运气好可以多赢,运气不好可以少输,而不是下台。
3. Q:怎么看待人性,你是悲观还是乐观?
A:有好的一面,但是不要去勉强。我很在意细腻的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这样落单。
4. Q:墓志铭上写什么?
A:什么都不写,我死无葬身之地。遗体会捐给医院,千刀万剐。
5. Q:为什么和各类型的人都能打交道?
A:年轻时在军队明白一个道理:你讲它能听得懂的话,只能得到他的脑;你讲他能说的话,才能得到他的心。
6. Q:如果有人写评传,你有什么指点?
A:我的人生轨迹 - 我相信读书得见,我相信有为主义,我相信人不要自寻烦劳,我相信人生要有技巧不能蛮干,我相信人要有本钱。
==
不过话说回来,对李敖这个人,一直持保留态度,以区区在下粗浅的了解来看,某些媒体和公众似乎给予了不切实际的过高评价。
李大师的著作,也读过几册。不过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对其的作品的关注,基本源自于对大师本人,而对李大师本人的关注,则源自其特立独行的个性、与美女明星的八卦绯闻及其曲折的政治斗争经历;这一切,似乎和李大师自己看重的文采、思想似乎并无太多关系。
李大师这些年在文学、思想上究竟有些什么成就?
鄙人对大师的著作涉猎不多,本无资格妄加评论,但从网络上各种资料的收集分析来看:李大师早年确也出版过一些评论和文集,其实不过都只是些政治斗争的应用体文字,算不得什么学术、思想著作;作为小说家,我想畅销小说家的名头似乎更加适合。
也许李大师自己多少也有点底气不足,在专访中自称为“读书人”,单从其藏书来看,这个名头就名完全名副其实了。当然其实再加几个革命斗士、风云人物、演说家、帅哥、情场高手、社会活动家等等这类头衔也都还算当之无愧。
李大师当年也狂妄地宣称:“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这其实和当年周星星扮演的倚天仇面对汹涌的海浪歇斯底里地大喊“努力、奋斗!”的场景,在主人公的心理层面上,完全是一回事。从另一方面来讲,向来滑头的李大师多半不过是开了个文字玩笑:“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个多么不靠谱的命题,是写得好的前三名还是写得臭的前三名?是论文字数目的前三名还是论纸张厚度的前三名?
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正如专访最后的小结:“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若狂欲语谁?”从来没有一个“臭老九”,能像他一样活得倨傲不逊、威风八面、汪洋恣肆、活色生香,他可真给读书人增光。
[Reference]
1. 08/03, 2009 专访原文
2. 早年的另一篇专访
3. 某人对大师考究式的批判
8/24/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