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2008

读书笔记 - 两本经济学入门读物

  迫于现在动荡而扑溯迷离的局势,准备从头开始学习一些“阿堵物”相关的基础知识。经大家的推荐,选定了下面两本入门级读物,花了三个星期的空余时间翻了翻。

《人人都爱经济学》

  这是一个大学的老师写的一本经济学普及入门读本。按照基本原理、微观经学和宏观经济学三大部分安排了总共二十个章节来介绍经济学的概貌。

  此书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条理比较清楚,内容架构组织合理,观点的描述也简明扼要。看完之后让人对经济学的总体概貌有了清晰的印象,以后想进一步深入了解不会迷失在细枝末节当中。第二是书中穿插了一些经济学发展上的著名人物,他们的代表作和主要观点。这样一本书下来,在这些穿插的小方框里,就概略地把经济学的发展史呈现给了读者。

  但此书的不足也很明显:虽然观点描述简明扼要,但是阐述的时候不是很清晰,论证和例证的说服力都不是很强;语言太过平淡肤浅,读起来没什么味道;喜欢“输出价值观”,但是思想太过肤浅和理想化。

  另外书里不少观点值得商榷,比如谈到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时,作者认为我们现在就应该做生产衬衣牛仔裤之类的产业,不应该搞什么大飞机项目,因为“根据比较优势和国际自由贸易理论”,我们做飞机没有优势。但是最后作者也承认,我们不能一直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做最没有技术含量、附加值也最低的工作,应该慢慢“积累技术和经验”,以后转去做高端的比如飞机制造。这显然是个自相矛盾的观点,如果我们现阶段安于制造裤子衬衣,我们可能积累起制造飞机的技术和工业基础么?

  这个世界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不是你有钱后,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的。比如美国为了阻止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下令只要包含了美国技术的卫星就不得由中国的火箭发射。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不仅仅只有自由的经济关系,这里依然有意识形态的竞争,有种族的偏见,有国家战略的限制,有既得利益者对后进者的恐慌和压制,有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全球分工产业链上的竞争。很多东西没有比较优势也得生产,这是国家战略需求。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这个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今天没有比较优势,但是如果我们有相应的潜力,不断去努力和尝试,就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成为新的比较优势拥有者。不能因为我们现在不如人就放弃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直面竞争,挑战权威,突破现状,这也人生取得成功的必经道路,也是整个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源动力之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此书反映了作者纯粹学院派理想主义者的幼稚。

  另外,作者认为自己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运用经济学的原理找到了获得快乐的人生信条,并到处告诫“因不假思索接受传统观念”而“过得不快乐”的人们要突破传统,勇敢去“追名逐利”。其实现在社会的价值观,早就不在传统了。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开放观念洗礼的人们,早已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对人民币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看看各地官员为了发展所谓的GDP,对老百姓生命的漠然;看看各地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勾结,惨酷的圈地运动;看看全国各地的黑心棉花、黑心奶粉、黑心药品、黑心食物一再挑战民众的心理底线,伟大的经济学家们还会觉得我们国人太在乎“礼仪”,不敢放手追求心底渴望已久的财富名利么?现在中国人缺乏的显然不是对名利的大胆最求,恰恰相反,是需要唤醒民众重新对名利以外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追求。看看5.12大地震中,在灾难面前全国民众表现出来的无私的团结和友爱,让我们中华民族重新找到了我们自己,建立了对我们自己、对我们这个充满问题的社会,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心。这些东西,才是在我们这个搞了三十来年市场经济的国度,现在最缺乏,最应该树立和培养的东西。

  我不道德的猜想,这些庸俗肤浅的观点其实是老古董作者的自我暗示而已。但是作为一名学者,一名著书立说的大学教授,认不清社会的现实和现在面临的问题,抛出一些庸俗不合事宜的言论,不但显示出自己思想的肤浅,甚至会错误引导社会风气,成为社会的思想毒瘤。

  另外,作者在书中显得非常教条,对一些经典理论(比如所谓自由,所谓比较优势)有着宗教一般的盲目和迷信。其实从书中插入的经济学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所有的理论都有其局限,都是对我们经济现状的一种看法和理解而已,很多理论即使在学术界也是有争议的。再比如最近的金融危机,足以证明我们的经济理论和体制是多么的脆弱。因此,一切以居高临下的心态来给世人进行经济学布道的行为都应该受到鄙视。



《生活中的经济学》

  这是一本茅于轼老先生结合早年留美学习工作经历完成的一部经济学随笔:从旅美时的日常经济活动出发,探讨这些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经济学原理以及对我们(主要是当时)的国家经济改革和建设的借鉴意义。此书写作的年代稍微有点久远,第一版于1993左右出版,经历1998年的修订再版,2003和2007年两次新版修订(主要是更新了一些引用的经济数据和作者最新的文章收录),我拿到手上的是第三版。

  全书主要分为三章,分别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制度相关的一些随笔.每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先从一些日常经济活动出发,讲述自己的切身见闻,然后结合自己的经济学特长分析后面反映的经济运行规律,特别强调这些原理,这些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利弊,以及对我当时我们国家的现状,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在每篇文章结束,还有一个小节,回顾一下最重要的几个观点.

  对这样的随笔,一方面可以当作异域见闻录来阅读,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里提到的经济学原理和制度,同时也可以学习作者分析看待问题的思路,学习怎样将枯燥的理论和鲜活的日常生活揉合在一起.不管从哪方面来讲,都给人一种十分愉悦的阅读体验.特别是茅老简洁干练的文笔,徐徐善诱的叙述方式以及客观冷静的思考分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据说不少青年人因读过此书,从此毅然投身经济领域的相关工作.

  但是,作为异域见闻录来说,由于写作年代过于久远,虽然几经修订,但是文章主题内容基本没什么变动.里面大部分是一些八十年代左右出国的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很多在当年的留学人士看来新奇感慨的见闻,现在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此读来不免觉得有些乏味.

  而对于经济学理论的阐述,由于作者的随笔性质,都是在每篇文章后面提炼一点相关的出来,整体给人的感觉比较零散和杂乱,作为经济学知识体系本身梳理得不够清晰明朗.而且有好些观点,比如市场的观念,价格浮动的机制,在现在的社会中关早已广泛接受,但由于作者身处年代的局限,不断在书中的诸多段落反复出现和强调,显得颇为教条啰嗦.

  具体来说,其中关于所有权的两章给人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前半部分的"生活"描述的轻松有趣,后面的"经济"总结得条理清楚,给人醍醐灌顶之感.当然有个不小的缺点是:事例与后面的经济理论没有直接的关系。生活中观察到的是对财产和资源得到所有权之后,人的积极性和由之带来的经济活动中的活力和朝气。而右面的理论则是在分析讲解公司制。感觉联系不是特别紧密,有点牵强之嫌。其实这个"生活"和"经济"的脱节在书中还是比较常见,思维稍微显得有些发散.

  还有一章是在宏观经济的时候讲到国家政府和央行的合作发行货币的问题,为了描述直接发行货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竟然假设了一个相当荒唐的例子 - 用直升机在大街上撒钱来发行新增货币!实际上,政府和央行如何发行新货币,并以一定方式进入经济体流通领域,这是个非常有趣也困惑了很多人的问题,作者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对这个问题好好阐述一番。就我个人而言,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上网很花了一翻时间和功夫,而且可以看到网上对这个问题深感困惑和好奇的人也不少.

  不过该书的附录之一,是作者在其它地方发表的十余篇经济学相关文章的汇编.这些文章往往都是就经济学的某一领域,某一具体原理和理论展开自己的论述.虽然例证不如前面的随笔那么鲜活具体,但是文章里面观点鲜明、论述严谨、条理清晰,读来让人觉得深感充实而畅快.

  所以,作为一本经济学普及读物,这本书值得推荐,但是,如果想对经济学的概况有个相对全面和清晰的整体把握,还是第一本比较适合。但是就一本书的阅读体验而言,第一本语言口语化,对读者的假设和要求比较低,在知识上可能会有些增长,但是值得思考和分析的东西比较缺乏;而茅老师的这本书虽然内容比较散,但是作者对社会细致入微的观察、冷静而清晰的推理分析都让人折服,行文上读起来也感觉更加顺畅有趣。通读此书,读者获得的不仅仅是更多的异域见闻和经济知识,还可以体验到同一位深沉的智者在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时的愉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